
北京时间9月11日,创新药板块开盘大跌,截至上午10点24分,创新药50指数跌3.99%;成分股方面,翰森制药跌超8%欧维策略,泰格医药跌超7%,药明生物、百济神州跌超6%。
【行情解读:创新药为何突发大跌?】
9月10日晚间,据《纽约时报》报道,特朗普政府正在起草一项行政命令欧维策略,计划对中国药品实施严格限制。这份行政命令草案包含两项核心政策建议:一是要求美国药企从中国生物公司获得药物授权时,接受更严格的审查;二是要求FDA对中国临床试验数据进行更细致的审查,并对提交中国试验数据的企业收取更高的监管费用。这些举措将显著提高中国创新药进入美国市场的门槛和成本;如果为真,中国药企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的难度将大幅增加,审批也可能受到限制,后续落地后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国产创新药出海进程。
美国白宫方面在消息传出后也迅速做出回应,称并未“积极考虑”该草案,试图淡化这一消息引发的市场波动,但特朗普自上台以来多次提到“药价”与“供应链回流”问题,因此本次消息的传出难免会影响市场情绪。9月11日,A股与港股开盘后,市场迅速反应,港股与A股创新药均开盘大跌。
【后市展望:国产创新药还能投吗?】欧维策略
参考2024年生物安全法案对CXO领域的影响过程,创新药板块短期受政策影响和情绪扰动,市场波动或难以避免;但从中长期看,行业向好的长期趋势并未改变。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政策对于创新药的支持力度有望加强。8月份,总理在北京调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时强调要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创新药板块后续有望迎来新的利好政策,长期趋势未改。
第二,国产创新药出海和全球化的趋势未发生根本转变。中国创新药凭借其研发效率和成本优势,已成为是全球药企重要的合作伙伴。今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出海BD交易金额超过去年全年,且在相关趋势仍在延续。三生制药、石药集团、恒瑞医药等相继斩获大额BD交易大单,其中恒瑞医药与GSK签署的总金额高达125亿美元的BD协议,创下中国创新药出海单笔BD交易新纪录。这一系列大额交易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创新药在全球市场的价值正不断被重估。
第三,国产创新药企业盈利回暖,后续上涨有基本面支撑。近日多家创新药企业公布了25年上半年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多家公司收入和利润超预期,国产创新药整体迎来盈利拐点,或将进入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对于创新药板块后续走势依然长期乐观。
支付宝搜索:天弘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ETF联接(C类:014565)一键打包三地创新药龙头股;天弘医药创新混合(C类:010655)主动选股,优中选优,聚焦创新药核心龙头,有望助您把握本轮医药反弹行情。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上述提及成分股仅作展示欧维策略,不做个股推介。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购买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证券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上述提及成分股均为指数成分股,仅作展示,不做个股推荐。
大牛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